3D打印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美國,又被稱為三維打印或快速成型技術,是直接從數字模型通過材料堆積來生產三維實體的技術。據記載,在20世紀80年代3D打印技術就已經開始實際運用,并且被命名為“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目前,3D打印技術已在產品設計、制造工藝、制造裝備、材料制備、生物醫藥等領域產生全面、深刻的變革,并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我國3D打印產業起步較晚,技術水平總體不高,產業化規模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較好,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
近年來,光引發聚合在光固化膠粘劑、光固化油墨、光固化涂料、3D打印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光聚合過程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綠色化學”,利用光作為驅動力,通過吸收光子能量并發生伴隨的光化學反應,形成合適的引發活性種,例如自由基、陽離子等,從而誘導聚合反應的進行。因此,選擇合適的吸光物質,即光引發劑就變得至關重要。內因在于光引發劑的吸光性質(主要是波長和摩爾消光系數)和反應活性直接決定了其引發性能,外因在于光引發劑的吸收光譜與光源的發射光譜是否匹配直接影響光引發體系的效率。下面,我們對上述概念及相互關系做一一闡述,希望能對業界同仁有一點點啟發。
光引發劑(photoinitiator)又稱光敏劑(photosensitizer)或光固化劑(photocuring agent),是一類能在紫外光區(250~420nm)或可見光區(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長的能量,產生自由基、陽離子等,從而引發單體聚合交聯固化的化合物。在光固化體系中,包括UV膠,UV涂料,UV油墨等,接受或吸收外界能量后本身發生化學變化,分解為自由基或陽離子,從而引發聚合反應。凡經光照能產生自由基并進一步引發聚合的物質統稱光引發劑。一些單體經光照后,吸收光子形成激發態M*:M+hv→M*;激發了的活性分子經均裂產生自由基:M*→R·+R′·,進而引發單體聚合,生成高分子。輻射固化技術是一項節能環保新技術,紫外光(UV)和電子束(EB)、紅外光、可見光、激光、化學熒光等輻射光照射固化,完全符合“5E”特點:Efficient(高效)、Enabling(實用)、Economical(經濟)、Energy Saving(節能)、Environmental Friendly(環境友好),因此被譽為“綠色技術”。光引發劑是光固化膠黏劑的重要組分之一,它對固化速率起著決定性作用。光引發劑受紫外光照射后,吸收光的能量,分裂成2個活性自由基,引發光固化樹脂和活性稀釋劑發生連鎖聚合,使膠黏劑交聯固化,其特點是快速、環保、節能。
三個渠道的報名觀眾已經超過1400人,備受業界矚目的化學加2022年度"中國醫藥CMC產業鏈技術交流暨企業家科學家高峰論壇"將于9月15-16日在杭